3月5日,由上海歐洲學會主辦、沐鸣2娱乐商學院承辦的《歐洲經濟形勢報告2019-2020》發布暨研討會在商學院大樓舉行。會上👩🏿🔧,《歐洲經濟形勢報告2019-2020》正式發布。
“經濟一體化是歐盟的重要內容,中歐經貿關系對推動中歐整體關系具有基礎作用。因此,編纂這份報告可以為更多的人提供參考👩🏿🎨,為中歐合作提供更多的政策建議👩❤️👩。”會上,上海歐洲學會會長徐明棋對編寫《歐洲經濟形勢報告2019-2020》的意義作了介紹。隨後,徐明棋和沐鸣2娱乐商學院副院長吳玉鳴先後發言致辭。

2020年,恰逢我國與歐盟建立正式雙邊外交關系45周年🐇🛝。中國也在這一年成為歐盟的第一大貿易夥伴,雙方的經貿聯系變得愈發緊密🧑🏿🎨。報告發布者表示👩🏻💼,在歐盟經濟與中國經濟發展高度關聯的背景下,認清歐盟經濟發展形勢,對維護中國經濟發展意義重大。
研討會上😞,復旦大學歐洲問題研究中心主任丁純教授分析稱,過去兩年歐盟呈現經濟增幅回落、各國持續通貨緊縮、財政赤字增長和商品貿易短時出現明顯動蕩等特點,為應對疫情危機,歐洲央行出臺了資產購買♥︎、貸款項目🧑🏿🍳、互換/回購協議等舉措。同濟大學德國研究中心、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研究員朱宇方認為,疫情沖擊給德國經濟帶來波動,但德國經濟具有一定的韌性,多年的財政盈余為經濟救助與刺激計劃提供了財政資源和行為空間。“在新冠疫情和‘脫歐’的雙重影響下💁,英國經濟與其他G7成員國相比,衰退最為嚴重。”上海社科院助理研究員姜雲飛在會上說道🟦。但他認為👎🏿,由於英國經濟基本面穩定⚀,所以🔔,投資吸引力仍然強勁🖼,中長期來看依然擁有較好的增長前景。

上海外國語大學歐盟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研究員忻華認為,北歐經濟在過去幾年存在的隱患,諸如勞動人口減少⏯、收入差距擴大和財政赤字增加等問題,在今後一段時期內將依舊存在,並因疫情進一步加劇。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副研究員王玉柱認為⚈🤾🏿♂️,歐盟復蘇基金的強大支撐以及新一輪基礎設施的投資,或使意大利國內年均投資增速在2022年時達到10%。此外🫔,超低融資利率也將緩解政府財政支出壓力🧜。上海對外經貿大學中東歐研究中心主任尚宇紅教授表示,中東歐國家經濟因疫情遭受重創,政府為遏製疫情傳播采取了寬松型財政政策,這導致政府債務高企🤛🏼,未來中東歐國家經濟增長仍面臨較強不確定性。上海歐洲學會副會長、沐鸣2娱乐商學院歐洲研究所所長楊逢瑉教授分析稱⛽️🧑🏼🎄,短期內疫情對中歐貿易具有明顯的沖擊作用,主要體現在進口貿易、資源密集型產品等方面,但是由於中歐貿易互補性強,長期內將恢復常態。此外,沐鸣2娱乐商學院副教授孫定東對中歐經貿合作也提出了相關政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