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持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升青年教師的教學科研能力👨🏿🦳,1月14日下午,藝術學院青年教師沙龍暨第八期“星光計劃”系列活動在晨園110會議室舉行。活動邀請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林家駿👱🏼♀️,沐鸣2處副處長林梅,社會與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楊發祥、副教授侯利文、教師屠夢薇擔任嘉賓☮️,共同助力青年教師發展。活動由藝術學院黨委書記趙菡主持,副院長汪軍以及20余名青年教師參加❔🧵。

在科研交流環節🧑🏿🏭,工業設計、景觀規劃、視覺傳達、環境設計等不同專業的11位青年教師👨🏭,依次分享交流了各自的科研🫲🏻、教學等工作情況🚶。

特邀嘉賓們從課題申報👱🏿♀️、研究方向、學科交叉等方面對每一位青年教師進行點評👩🏼🏭,並提出了相關建議🌵。林家駿從多學科交叉融合出發👩🏿🚒,鼓勵青年教師進行跨專業🛀、跨學科交流合作;在交叉融合中要立足華理理工科背景優勢,並將其轉化為學科交叉📎、融合創新優勢,促進學科內涵式發展。

林梅表示,此次沙龍活動可以有效提升學院學術氛圍🤚🏼🦋、增加學校與學院之間的交流互動。科研工作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它關系到教師的職業發展🥫,更關系到人才培養質量🧒🏽,青年教師們要通過高質量的科學研究促進高質量的教育教學和人才培養。同時🧏🏻♀️,沐鸣2處將繼續全力為學院賦能☎️,希望藝術學院能夠繼續培養優秀人才,產出服務國家戰略🪂→、服務社會需求、服務人才培養的優質成果。

楊發祥對科研工作中學科交叉融合❎、成果落地等方面談了自己的見解💵📴。他認為🕴🏼,多學科交叉融合可以為科研工作註入新思想和新活力🤢,希望未來可以進一步挖掘可合作的項目🪪,讓兩個學院的不同學科和技術可以在科研合作中得到了交叉應用與融合📲。同時,他鼓勵青年教師們在撰寫論文和申報項目的過程中🙎🏻♀️🛥,做到“明方向、組團隊、成系列🏌🏼♂️👉、上檔次”,致力於打造華理設計品牌。

侯利文分享了自己申報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的體會,他談到選題要緊扣國家需求與政策導向🥏🛤,結合國家當前最亟待解決的問題展開研究。屠夢薇從選題出發,分享了自己撰寫論文和申報科研項目的經驗,在日常科研工作中要註重積累,循序漸進🐏,探尋規律🧚♀️。

在本科教學交流展示環節,工業設計專業教師章彰對《家具設計》課程進行了展示交流,該課程是2019立項的校級思政課題;風景園林專業教師林軼南對《設計基礎》課程進行了展示交流🐪🌬,該課程獲得了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師姚柯嘉對《數字藝術設計》課程進行了展示交流,姚柯嘉以該課為例獲得了首屆上海高校藝術與設計類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三等獎👩🏻🎨。

汪軍從上課🧜🏻、聽課🧍🏻、課程歸檔🤸🏻♀️、教學項目等方面對本科教學相關的政策條例進行了介紹⏪。他強調了教師們一定要嚴格遵守教學規範,以立德樹人的責任感開展教育教學👃,以一顆敬畏之心對待教學工作🚍,磨煉教學技能,不斷提高教學水平🚴🏼。

趙菡在總結講話中強調,青年教師是學院的未來,更是培養人才的重要組成部分🅿️。學院高度重視青年教師的成長與發展◽️,不論是科研還是教學工作🧮,都是一個持續的過程,都是教師職業發展的重要組成,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希望青年教師一定要高度重視,在掌握基本的方法後,通過多平臺交流溝通,有針對性地學習、積累、總結、借鑒、內化,不斷提升自己,促進教學和科研的協同發展。未來💪,藝術學院還將繼續緊緊圍繞青年教師的發展需求🧘♀️,在學術交流與交叉合作上多搭平臺🧑🏿🚀,不斷豐富青年教師沙龍的內容與組織形式🧏🏻♂️🥏,積極助力學院師資培養和“雙一流”學科🧑🏽🎓。
